對於絕大多數大學新生來說,他們的學習精力主要集中在以往競爭激烈的中考、高考等入學考試上,所以他們對“職業規劃”的理解幾乎是“一張白紙”。
那麼,作為“一張白紙”的大學新生,即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陌生的環境,該如何做職業規劃?職業規劃的路徑是什麼?在我看來,個體的多樣性導致沒有一套適合所有人的職業規劃方法,但有一套職業規劃方法論可以“賦能”個體,讓個體創造出一套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方法。
這次我想提出的方法論叫“生涯標定”
我本科讀的是機械工程,但當初填報這個志願的時候,我唯一的相關專業認知是:看過《變形金剛》和嘗試過幫高中同學修臺燈。可以說我也是“一張白紙”。為了能夠度過一個充實豐富的,特別是有許多“榮耀”加持的大學生活,我一開始也是在各種線上和線下平臺裏進行諮詢。
“先廣後專,在大一大二時期多參加活動和學生工作,敢於嘗試和創新,拓寬視野。大三大四要在之前的豐富經歷中找到一個自己希望發展的方向,努力專攻”。
這句話讓當時那個對大學生涯規劃還一片迷茫的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法論”,於是我就嘗試通過這個方法論,來尋找一套適合自己的大學生涯規劃。
大一大二時,我僅憑自己的好奇心,在完成指定學習任務之外,積極參加藝術類、科創類社團,以及各種志願者活動。大二初,我在社團裏和學院裏有了一些人脈以後,嘗試自己創建社團“交大志願者導遊協會”開展活動,社團在接下來一年左右的時間發展得很好。此外,一年多時間我通過科創社團“頭腦奧林匹克協會”組隊參加了領域內的競賽,並且一路入圍世界決賽並且斬獲銅牌的好成績。
此時的我,雖然在課外活動上屢獲佳績,但我在課內成績上沒有做出什麼驕人的成績,也沒有拿到任何的獎學金。由此,我一度認為我應該在完成機械工程本科學業後“轉向商科”,所以放棄了當時學院裏炙手可熱的“美國雙學位專案”,因為雙學位專案沒有商科而本碩連讀的專案則可以選擇商科。
大二下學期,我發現很多同學開始聯繫教授做科研專案,這對還沒有確立科研方向的我來說,是一個警鐘。
我把志願社團交給一些學弟學妹,自己則告別了之前所有的大學社團,四處尋找科研專案。通過這兩年積累的科研資源人脈,我參與了一個當時非常火爆的“3D印表機”相關的研究專案。同時,實習計畫也在穩步實施中。
在大四時,我的協會及其衍生出來的創業專案在學校發生了一些風波,這讓我暫時擱置了“讀商科”的想法,下定了出國並且做好科研工作的決心。經過之前的一些科研、實習經歷,我把我未來的發展方向暫定為“智能交通、無人駕駛”,並且也申請到了相關專業的研究生,由此大學生活畫上了句號。
做出選擇,以及決定何時做出選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選擇職業到選擇終身伴侶,這些問題的“做出最佳選擇”是一個活躍的研究方向。其中,一個“最優停止問題”引起了我的注意。
最優停止問題,類似於秘書問題、婚姻問題、蘇丹的嫁妝問題等。
秘書問題:要招聘一名秘書,有N個候選人。每次面試一個人,你必須在面試後決定是否雇用他(她)。如果當時沒有錄用他或她,他或她就不會再回來了。
沒有任何選擇策略,有些人早早就選了秘書。然而,當他們看到後面的候選人有更好的資質時,他們就後悔了。有些人在選擇時總是猶豫不決,但候選人到後來對這份資格越來越不滿意,也會後悔。
那麼,最優的選擇策略是什麼呢?
有一種演算法採取了一種策略:拒絕前r-1個人,然後面試剩下的n-r+1個人,如果其中有一位面試官比前面的面試官更優秀,就錄用這個人。通過一系列的數學計算和電腦模擬,我們得到了一個數:0.368。這個數的含義是:100個人來面試,第36或37個人成為最佳候選人的概率最大。因此,0.368這個點也被稱為經典秘書問題的“最優停止點”。
在職業生涯規劃中,我們可以把這個數字運用到各種場景中:
以4年的本科學習為例,最佳停頓點為4*0.368=1.472,也就是大二下學期開始的時候。
如果選擇23到35歲作為個人職業生涯的上升期,那麼最佳停頓點為23+(35-23)*0.368=27.416,大約是27歲半。
如果選擇18到63歲作為個人職業生涯的完整期,那麼最佳停頓點為18+(63-18)*0.368=34.56,大約是34歲半。
然而,這些停止點只是數字,我們必須在職業規劃中賦予這些數字意義。
或許我們可以用職業規劃的語言來解釋這個演算法所採用的策略:
在職業生涯的前36.8%部分,我們探索、觀察、交流,思考更多,做出的重要職業決策更少。這樣,我們就可以讓自己意識到一生中會經歷的人和事,尤其是:未來會和什麼級別的人一起工作?未來會接觸什麼樣的事物,並做出一個預期。這樣,我們就能衡量在甜蜜點之後,我們的職業生涯中會發生什麼人和事。當然,如果我們後來遇到了一個“超出我們預期”的同事或行業機會,我們會自信地選擇它作為我們職業生涯的一部分。
最優停止是一個單向選擇問題。比如一個人選擇從事某個行業,不會影響到其他人選擇或不選擇從事同一行業。但如果是應聘者和招聘者之間的雙向選擇,互相影響,那就涉及到“穩定匹配問題”。
1962年,經濟學家David Gale和Lloyd Shapley針對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匹配問題,提出能否設計一種可以自我執行的演算法來求得最佳匹配。其中最經典的男女匹配問題之一是:給定N個男性和N個女性對匹配的偏好列表,請用演算法找出一個穩定匹配。對應的解決演算法是Gale-Shapley演算法:這個演算法假設男性按照偏好從大到小的順序向女性求婚,但是女性一旦找到伴侶,就不再是單身,而只會被更優秀的人取代。
這個演算法的結果有很多性質:我們可以注意到的一個性質是男性會被分配到最好的合法伴侶,而女性會被分配到最差的合法伴侶。
這個理論的實際意義在於主動求婚的人永遠會獲得優勢。
經過以上對“最優停止”相關的演算法介紹和分析,我想賦予0.368這個點為“生涯標定點”:在這個點之前,我們“先廣”,我們不斷地對外探索,多接觸不同的人和事物,並且提醒自己:時刻對周圍發生的現象進行歸納和總結。在這個點之後,我們“後專”,我們將之前的寶貴探索經歷,做成一把“生涯尺規”。這把“生涯尺規”能夠標定我們未來遇見的人和事物,從而輔助我們更自信地做出生涯決策。
有了這把“生涯尺規”,我們為什麼能夠更自信?是因為這個生涯標定點是我們通過數學推理和演繹算出來的最優解,是我們在已有能力的情況下做出的我們主觀上的“最具確定性的安排”。
然而,我們不能簡單死板地“使用”0.368這個數字,只能作為參考。職業生涯規劃畢竟不是自然科學,嚴謹反而會導致死板。一方面,現實的情況比這種數學模擬更加複雜,另一方面,人自身和環境都是在不斷變化的,生涯也是不均勻的,即各個時期生涯的“權重”會不同。
此外,經過以上對“最佳匹配”相關的演算法介紹和分析,我認為:在職業生涯中主動探索的能力,比做最優生涯決定的能力更加重要。那些勇敢且主動去探索職業生涯,主動出面去匹配對方,積極去爭取的一方,比那些害怕“不確定性”,被動做決定的一方,更能獲得職業生涯發展方面的優勢。而不是很多人認為的“有選擇權的一方總是更有優勢”。
在《富豪穀底求翻身》(Undercover Billionaire)(我認為這是“財務自由派”的職業規劃師必要的學習材料之一,以後我們還會專門提到)真人秀節目的第一季中,富豪Glenn Stearns帶著100美元,一輛破皮卡,一部沒有任何聯繫人的電話號碼來到了一個對他來說全新而陌生的小城Erie上,不能使用他作為富豪的身份和任何資訊,要在本地創立一家價值100萬美元的品牌,他的策略是:
1. 探索:主動探索當地的產業發展,主動尋找當地的創業資源,主動去連接當地的人脈。
2. 標定:基於之前的探索,對自己已經瞭解到的資訊進行總結和歸納。他接觸過咖啡店、啤酒館和燒烤店,最終通過一系列分析,決定要做一家售賣啤酒的燒烤店。
3. 衡量:在專案執行的過程中,用尺規來衡量周圍的人和事物,輔助自己做出決策。如看見RJ工作似乎不上心時,邀請大家看Matt的部署成果,用Matt的工作來衡量RJ的工作,也讓RJ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從而加快了專案進度。
生涯探索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最難的。
在生涯標定的探索期,我分配了更多時間積極參與不同的新活動,積極與其他人交談,積極通過社交媒體與其他人互動。勇敢地接觸新事物,滿足了我的好奇心,增長了我的見識。
但探索的過程是艱辛的,尤其是當你試圖接觸一個新的群體時,我常常很敏感:別人會如何評價我?有時我被當成客人,有時我被當成入侵者。
無數次我被別人冷落,被別人嘲諷,被某些人莫名的優越感所厭惡。
我被各種各樣的人猜測,只因為我和他們有一些不同。甚至樂於助人的共同善良品格,也被一些人理解為“惡意騷擾我們的藉口”。對教育專業感興趣就是“爹味十足”,很少虛榮攀比衣食就是“生活貧困”,類似這樣的例子在我經歷中不勝枚舉。你越想嘗試,越想探索,越主動接觸不同類型的人,遇到的挫折就越多。我曾經多次懷疑過自己這種“主動探索”的決定:物以類聚,信仰不同的人不應該行得通,我為什麼要強行把這些不同的群體和自己聯繫起來呢?
而我在探索的過程中,周圍環境不斷的、快速的變化,或者說動蕩,也在影響著我的心境。在探索的過程中,我犯過很多錯誤,吃過很多虧,做過很多瘋狂的舉動,傷害過別人,也傷害過自己。
生涯標定方法論對我最大的意義在於,過去所有的經歷,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勝利還是失敗,喜悅還是痛苦,都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也曾經陷在對過去一些人和事的怨恨中,有時甚至無休無止。但當我回首預期的“校準時刻”時,時間的流逝已經帶走了所有的功過。大浪沖刷掉沙子,沙灘上才有黃金。在過去的探索期,那些給我啟發和磨練過我的人和事,構成了我未來職業尺規的一部分。利用這把“職業尺規”,我可以試著將未來職業生涯中遇到的人和事量化成一種特殊的數據。未來,這些量化的“數據”可以增加我對未來預期的確定性,讓我做出更理性、正確的職業決策。
閱讀原文